千禧之年,世纪交替,我们迎来了恩师宋涛教授从教六十周年。
六十年来,宋老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中学走到华北联大,又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大学走到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
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年的辛勤耕耘;
六十年的呕心沥血,六十年的孜孜求索,宋老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宋老深切地体验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宋老对选拔教员的要求很严,除招贤纳士和将当时由苏联专家培养的研究生班的优秀学生留校外,还采用增强教研室和系内教员流动性的办法提高教师质量。宋老的这些措施不仅为当时合格建设人才的培养,而且为日后经济系乃至经济学院的发展夯实了雄厚的、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的基础。
在教材建设方面。在建国初期曾用前苏联的教材,后来宋老带头并鼓励教员自编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材,几乎各学科都编写了有各自代表性的教材和讲义。
改革开放后,重新获得工作机会的宋老比年轻人还勤奋。在宋老60年的教育工作生涯中,他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科生、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学生大多成为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管理人员,其中有很多人已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每当耳闻目睹这一切,宋老都无比地欣慰,感到这是对他工作的最好回报。这就是身为我国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宋老的内心世界。
理论联系实际是宋老的一贯品格,多年来这一品格使他形成了把教学、科研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不唯书、不唯上,从实际出发探讨真理的特有作风。
1958年12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视察时专门找到宋老了解情况,宋老向周总理倾诉了他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想法,受到周总理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宋老撰写了《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关于生产队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问题》等论文。但后来却因此而遭到批判,并一度被停止了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宋老仍坚持他特有的作风,孜孜不倦地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之路。先后撰写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与实践和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等论文,系统地阐述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问题的日渐突出,宋老不顾年事已高,还抽出时间到工矿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商品市场疲软的几个问题》、《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等文章。
在注重国内经济问题研究的同时,宋老还针对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撰写了《当代帝国主义经济》一书,该书曾荣获了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和北京市哲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殊荣。
改革开放以后,宋老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外,还兼做大量的社会工作。
八十年代初,宋老亲手组建了全国经团联,并前后任副主席、主席兼党组书记,随后又组建了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并任会长。成立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和《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社。并组建了全国《资本论》研究会。80年代中期组建了经济学说史学会。通过以上各种组织的活动,宋老有意识地培养和组建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队伍,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宣传和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今,宋老虽年逾八旬,但工作热情不减当年。在今年的炎炎夏季,宋老曾两次住院手术,但仍在住院前后到太原、宁波、福州和南京等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宋老总是这样讲:你们年轻人不了解我们老年人的心,我要利用有生之年为人民、为国家、为党多做些工作。